漠河是“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之一,一首《漠河舞厅》更是让人耳熟能详,每次漠河出现红绿极光都会成为中国社交媒体的热点话题。可以说,漠河的城市魅力让它从来不缺少热度。只是谁也没有想到,今年冬天,漠河会因为“小砂糖橘”的到来再次火爆出圈。
这个冬天,黑龙江冰雪游热得发烫,漠河也与哈尔滨、雪乡、亚布力等地共同跻身游客首选目的地。据统计,漠河2023年10—12月共接待游客39万人次,旅游收入6.04亿元。
目前我国城市运营发展已进入文化IP时代,为城市确立一个明晰而殊异的定位,并据此发掘打造城市文化IP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产业一直是漠河的支柱产业,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漠河市想要发展,文旅产业是其转型的突破口。漠河旅游一直以冰雪观光为主,近年来,漠河在持续提升冰雪观光产品吸引力的同时,也在不断深化体验内容,如举办大兴安岭首届极地森林冰雪嘉年华,建设漠河冰雪乐园、北极村梦幻童话世界等。
2024年新年伊始,随着“小砂糖橘”勇闯漠河点燃“神州北极”冬日激情,“南北互跨”正成为年轻消费者假期出行的热门趋势,东北三省俨然成为南方人的旅游“主场”。漠河冰雪旅游蓬勃发展的背后,离不开良好生态环境的筑基。近年来,漠河市积极探索边境地区和林区“两山”转化的多样化新途径,成功探索出“生态+旅游产业”“生态+生物经济”“生态+寒地测试”等产业支撑体系,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与高颜值生态相得益彰的创新实践之路。
“小砂糖橘”勇闯漠河点燃“神州北极”冬日激情
橘色羽绒服、蓝色棉裤、黄色的小帽子……2023年12月31日,11个“小砂糖橘”排着整齐的队伍、推着比自己还高的行李箱,亮眼地出现在哈尔滨。他们从广西而来,正式开始一场东北研学之旅。
2024年1月2日,这群“小砂糖橘”踏上前往黑龙江漠河的旅程。上百万网友几乎彻夜守在漠河文旅局的直播间,“南方砂糖橘要来漠河啦”等相关评论,在直播间评论区刷屏。3日,“漠河文旅”连续发布多条视频,配文:“请网友放心,广西11个小砂糖橘全部安全接到。”“大家放心吧,漠河文旅全程保驾护航。”“大家别急,可以数一数小砂糖橘们少没少,请家人们放心。”
为迎接“小砂糖橘”的到来,超过500万网友涌入漠河文旅局官方直播间,只为观看“‘小砂糖橘’勇闯漠河”。1月4日,国家消防救援局官方账号“中国消防”,开启“小砂糖橘游学北极消防站”的直播。据统计,本次直播观看量达到惊人的8000万人次。
漠河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的城市,也是中国最冷的城市之一,这意味着这群最小仅3岁、最大也才6岁的小朋友们,将面临更加严寒的气候挑战。在漠河,“小砂糖橘”参观了北极村,与消防员展开爱的拔河,还体验喂驯鹿、坐马拉爬犁、围观冬捕。冰天雪地里,小朋友们开启雪地撒欢模式,让全国网友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他们的快乐。雪地里玩累了,“小砂糖橘”品尝了香喷喷的东北特色菜,还打卡“中国最北哨位”,唱国歌、向边防战士敬礼,完成东北游学的重要内容。
11个“小砂糖橘”从漠河返回哈尔滨途中,铁路的叔叔阿姨化身“大冻梨”,各种花式宠爱轮番上演。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加格达奇车务段给每个“小砂糖橘”安排了一名“保镖”,帮助他们搬运行李,从专用通道进站乘车。齐齐哈尔客运段的乘务员带领“小砂糖橘”在列车上包饺子,体验东北特色生活,列车上还为“小砂糖橘”准备了专属车票和铁路玩偶。
在寒冷的旅途中,“小砂糖橘”遇到了最“热”的服务。走过每个城市都给予他们无限的宠爱,结果就是根本舍不得走了:离别时,他们抱着警察叔叔、列车长阿姨,掉起了眼泪。
毋庸置疑,这波满分操作,让全国的目光都聚焦于东北的旅游资源上,更极大地促进了包括漠河、哈尔滨在内的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
打造南方人的旅游“主场” 奏响南北融合高质量发展乐章
哈尔滨、漠河冰雪文旅IP火爆出圈、大放异彩,与各级政府精心打造旅游项目产品、追求文旅特质性、注重游客好感度,以及冰雪旅游产品经济实惠等因素互相叠加、彼此赋能密切相关。
黑龙江人的暖心之举透过屏幕温暖了全网,广西也“花式”回礼,通过景区门票免费、赠送砂糖橘和沃柑的方式回应。黑龙江也“礼尚往来”,抚远、五常等地为南宁运来10万盒蔓越莓和优质五常大米,免费发放给南宁市民。
这个冬天,文旅市场迎来线上线下的同步“高温”。这种“宠粉”行为所带来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游客在社交媒体上纷纷晒出自己在东北和“老铁们”的美好时光,这种口碑传播无疑是最有力的广告。
“小砂糖橘”引发的广西与东北的“南北联动”,让广西人民直呼:“广西也终于‘出圈’啦。”在这一次次的温暖互动中,南北方文旅市场的双向奔赴,实质上是南北方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互通,这个热点可谓“蹭”到了全国人民的心坎上,让大家感受着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深情,同时也让文旅市场奏响了南北大融合的高质量发展乐章。
此次“小砂糖橘”引爆文旅市场,漠河文旅局制作的相关短视频综合浏览量超1.1亿人次,相关话题连续占据抖音热搜榜首,慢直播仅漠河文旅局官方直播间浏览量便超1千万人次。同时,借助此热点,漠河文旅局通过制作漠河打卡视频、商家温馨提示视频以及“小砂糖橘”游学路线公众号等宣传漠河冬季旅游。
随后,漠河文旅局趁热打铁,1月8日,组织一批幼儿园孩子前往友好城市云南景洪开展游学活动,借此共同提升旅游热度;11日,迎接北京“小烤鸭”来漠河开展游学,并制作发布相关视频。借助哈尔滨文旅出圈溢出效应,更好地搭上这趟旅游发展列车,1月21日,漠河文旅局与黑龙江省文旅局、哈尔滨旅游局合作,又在哈尔滨市中央大街、圣索菲亚大教堂、冰雪大世界开展旅游推介和宣传演出活动。
对于“小砂糖橘”勇闯漠河点燃“神州北极”冬日激情,很多网友表示,“漠河把这波儿泼天的富贵接住了”。对此,漠河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程海山表示,突然的旅游热并非偶然。“2023年10月初,我们就开始提早为漠河冬季冰雪旅游做准备。从‘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上下功夫,补齐短板,确保每一位来到漠河的朋友都能够感受到我们的热情、质朴、善良、诚信。”
漠河旅游发展优势底蕴厚重 旅游品牌地理标志已然成形
以高寒为气候特质的漠河、哈尔滨等城市,成为当下社交媒体上最热的文化符号。这些地处北疆的东北城市,正在把制约发展的“冷”转化为吸引游客的“热”,在聚光灯下焕发无限生机。
漠河市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大兴安岭山脉北麓,地处东经121.12度至127度,北纬50.11度至53.33度。漠河市西与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为邻,南与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和大兴安岭地区所属呼中区交界,东与塔河县接壤,北隔黑龙江与俄罗斯外贝加尔边疆区(原赤塔州)和阿穆尔州相望,边境线长242公里。
漠河历史悠久,底蕴厚重,早在旧石器时代已有远古人类聚落,新旧石器时代遗址老沟古人类遗址、洛古河遗址,古岩画遗迹漠河岩画、仙人洞岩画、阿木尔依西岩画、阿木尔伊林岩画等,记录了漠河远古文化之源。
漠河是避暑胜地、养生天堂,漠河市森林面积170.93万公顷,湿地面积35.62万公顷,是东北乃至华北地区的绿色生态屏障。漠河江河水系发达,世界第一大界江、中国第三大河——黑龙江位于漠河市北极镇洛古河村上游。夏季气候凉爽宜人,日平均气温14.6℃,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3600个,被中国气象局评为“中国天然氧吧”。“江山可见,一生相随。”在漠河北极村黑龙江畔的爱情雕塑前,每天来打卡的情侣们络绎不绝。云南小伙大勇和他的女友说,在祖国最北端见证爱情,不失为一种最极致的浪漫。
作为中国“最北”县城,不少游客热衷“寻北”,漠河旅游有其不可替代性,一直备受关注。事实上,对于很多游客来说,来漠河除了“找北寻冷”,还因为这里有极光。2023年11月,受地磁暴影响,漠河上空出现了红绿极光,光带变幻着颜色舞动着,瞬间冲上了热搜。
漠河拥有诸多独占性、稀缺性特质旅游资源,以中国最北、神奇天象、龙江之源、圣诞世界、石林奇观被普遍关注,是国内最佳观赏到北极光和体验“极昼、极夜”等神奇天象的地方,素有“神州北极”的美誉。2023年极光频频光顾,让漠河人气爆棚。厦门“追光女孩”娜娜说,在北欧神话中,北极光寓意着希望和曙光。“来漠河看北极光,就是想看到幸运的光、希望的光。”
漠河拥有实体景区景点50余处,国家5A级景区北极村,是国人找北定向的唯一之地;国家级地质公园,被地质学家称为“国内独有、世界罕见”;夏至节、国际冰雪汽车越野赛等一批旅游文化产品享誉全国。漠河荣获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称号,并多次入选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全国冰雪旅游十强县,旅游业已成为当地富民强市的支柱产业。
冰天雪地是漠河最大的特色。“冰封的界江辽阔壮丽,原始森林银装素裹。”广州游客小吴在漠河见证了祖国山河的壮美,直呼“爱了爱了”。她打算明年夏天再赴漠河,深度体验“19℃的浪漫夏天和绚烂曼妙的北极光”。
“冷资源”变成文旅融合“热经济”,靠的不仅是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还有配套服务的提质升级。在休闲旅游时代,游客不仅关注传统的观光旅游项目,而且在意休闲度假、文化体验、探险刺激等新型旅游产品;不仅注重景区景点景观的深度游览,而且对住宿、餐饮、交通、购物、娱乐、文化等相关消费项目提出了更高要求。
近年来,漠河市着力打造旅游品牌地理标志。结合最北,打造了一系列以最北、北等为主题字样的地标建筑、商户、地理标识,包括最北一家、最北邮局、神州北极石碑、“我找到北了”石碑、北极星广场、最北点等。结合采金文化,积极打造观音山采金小镇,古黄金之路,包含李金镛祠堂、胭脂沟等景点。结合戍边文化,打造雅克萨古战场遗址,奏捷之路。结合林业文化,打造图强林业博物馆、五六火灾纪念馆、松苑公园。对外宣传时,积极打造“神州北极·大美漠河”品牌。
最北一家、最北邮局、最北供销社……北极村几乎承包了全中国所有的北。北极村位于漠河市,素有“金鸡之冠”之称,其所在的北极镇是我国纬度最高、位置最北的城镇。有人感慨,如果你站在北纬53度半的边境线上,面南背北,呈现在你眼前的便是整个中国。漫步在北极村,所有的一切已经超越了旅行本身的意义。因为,这里能找到“方向”。
培育文旅品牌有效示范引领 旅游民宿提档升级
漠河是中国最北、纬度最高、气候最冷的县级市。近年来,漠河立足生态、区位、资源、文化的比较优势,优先发展旅游产业,全力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2023年,漠河深入开发文旅资源,按照节令特点、主题特色,以5A级景区北极村为核心,研发“大美春光在路上,一路向北赏花之旅”“探秘龙江源”“五花山色金秋之旅”“赏冰乐雪找北之旅”等四季精品旅游路线。以习近平总书记来漠河考察为契机,研发“追寻总书记足迹打卡北极村”精品旅游路线。完善自驾体系,协调林业局为自驾游提供便捷服务,龙河驿站、红旗林场等营地和便民停车场为自驾游客提供停车、如厕、供水等基本服务,方便自驾游客顺畅出行。
漠河积极培育文旅品牌有效示范引领,推进智慧旅游创新融合发展,进一步发展城市休闲旅游,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旅游与文化、体育、教育等多行业、多形式、多角度、多方位的深度融合,催生了冰雪旅馆、文化大集、北药康养等文旅新业态,形成了餐饮体系、商品体系、娱乐体系等八大旅游体系,旅游产品日趋丰富。
习近平总书记来漠河时指出,北极村前景可期,希望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把乡村建设得更好、把生态保护得更好、让人民生活得更好,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漠河一共有7个村,其中6个都是沿江村,除了著名的北极村,从黑龙江上游的源头第一村洛古河、北红俄罗斯民族村到雅克萨古战场遗址的古城村,每个村子都很有特点。多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北极村从人迹罕至的边陲小村发展成为如今人声鼎沸的旅游胜地,民宿和餐饮机构超过200家,2023年北极村人均收入为3.8万元。
洛古河村有着近百年的历史。走进村落,远处江水蜿蜒盘旋如诗如画,青山环抱,林深树茂;近处随处可见错落有致的木刻楞式小屋,清新可爱,一幅乡村水墨画如在眼前。游客走进洛古河村,住进别致秀气的特色民宿,品尝一下黑龙江源头的活水,东北农家菜也是必不可少的选择,江水炖江鱼、排骨炖豆角、小鸡炖蘑菇、山野菜蘸大酱等特色菜满足了游客的味蕾,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漠河支持旅游民宿提档升级,积极发展旅游民宿,推动品牌带动效应,鼓励现有家庭宾馆提档升级,融入田园、院落、民俗等地方生态文化资源,逐步向个性化、特色化精品民宿发展。筹备组织成立旅游民宿协会,引导民宿品质化、规范化发展。
漠河市委副书记、市长邢雪松说,漠河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林下经济和旅游业两业并举,让北国边塞风光、冰雪资源为乡亲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的殷切嘱托,充分发挥漠河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发展冰雪经济,让“冷资源”迸发“热效应”,充分释放旅游发展潜力和活力,推动冰雪旅游提质升级,全力做好冬季冰雪旅游文章,更好地满足游客对冰雪文化、冰雪旅游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来漠河时,曾深入雪人木屋民宿与经营者亲切谈话。“雪人木屋”是仿木刻楞式民宿,经营者史瑞娟和丈夫孙彦龙都是土生土长的北极村人,见证了家乡从一个偏远小村子成为如今享誉全国的著名景区。她说:“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家民宿从最开始每年一万元的收入,到现在天天满房,达到了十几万元的收入。”现如今,漠河越来越多的林区职工围绕“林”字做活“绿色文章”,在凝心聚“绿”中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3年,漠河文旅产业活力四射,呈现“井喷式”增长的喜人态势。全市接待游客197.9万人次、旅游收入实现1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89%、541.6%。
变“冷资源”为“热经济” 大北极旅游圈格局呼之欲出
近年来,漠河市依托大冰雪、大界江、大森林等资源优势,全力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形成了找北探源、冰雪挑战、研学实践等多元化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建设了北极村、龙江第一湾、观音山等五大核心区,推出了以“极寒挑战游、森林养生游、驿站怀古游”等为主题的十大旅游精品线路,大北极旅游圈格局初步形成。
受“小砂糖橘”勇闯漠河掀起全网关注的鼓舞和启发,漠河市借助今年冬天东北文旅火爆出圈这一热点事件,积极谋划今年冬天到春节期间的漠河旅游发展思路。
漠河文旅局表示,要保持网络热点敏锐度,充分利用零下53℃、北极光、研学游、大批国外友人包机来漠河旅游等热点事件进行宣传推广,制作相关视频并发布。时刻关注旅游相关网络信息动态,为可能到来的网络热点提前做好准备。尤其加强针对特殊游客的跟踪报道、事务协调工作,争取打造另一个网络热点乃至爆点。
穿过茂密的白桦林、跨越冰封的河流,“雪国列车”K7041行驶18小时后,停靠在终点站漠河站。一下车,扑面而来的冰爽沁入游客心脾。“来到东北,仿佛进入了仙境,来了就不想走了!”贵州游客小倩由衷地感叹道。
近期东北对外贸易的逆势增长以及边境旅游规模的扩大,对本地产业经济增长、休闲旅游消费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漠河文旅的复苏。据报道,入冬以来,漠河地区的旅游预订量大幅增长,12月酒店预订量环比增长50%,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了近4倍。北极村民宿店主史瑞娟说:“房间订单已经订到明年正月了。”
有学者指出,总结哈尔滨、漠河冰雪旅游IP当下爆款,给其他高纬度城市以深刻启示:一是要适应大众日益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的旅游需求,注重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挥地理地缘优势,发掘文化资源禀赋,积极拓展特色化、精品化、复合化冰雪旅游线路,满足国内外游客包括沉浸式、场景化、体验化在内的多元化旅游需求。二是要充分认识到冰雪旅游是一条串联“吃住行游购娱”的超长产业链,要将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艺术馆、音乐厅等公共服务串珠成链,丰富冰雪旅游业态,优化冰雪消费场景,为游客带去更加舒适和高端的旅行体验,进一步提升冰雪旅游业的支撑能力。
谋划未来,漠河将全力推进中俄公铁大桥、北极村跨境索道等项目前期工作,全力加快漠河水运口岸、互市贸易区等项目建设进度,全力打造向北开放新高地。聚焦民宿发展,做好服务保障,出台扶持政策,引导民宿产业精准定位和差异化经营,打造景点民宿群。创建一批“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整体呈现出“干创新事、吃生态饭、走开放路、打特色牌”的乡村振兴发展新篇章。
“要深入挖掘漠河冰雪资源优势,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培育更多的经营主体。要全方位做好冬至文化节系列文化旅游活动宣传造势,持续提升活动参与度、覆盖率,进一步扩大漠河冬季旅游影响力和吸引力。要充分结合漠河历史文化、民俗特色,瞄准市场需求,注重游客体验,拓展企业发展思路,为游客提供特色优质服务,切实提升游客满意度,不断增加旅游收入。”邢雪松说。
以文旅产业转型为突破口 探索“两山”转化多样化新途径
漠河隔黑龙江与俄罗斯相望,区位优势凸显,前景广阔。近年来,漠河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在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同时,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与合作,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建立了文化旅游、寒地生物、寒地测试、绿色矿业等八大产业体系。境内有国家一类口岸——漠河水运口岸,漠河水运口岸扩大开放得到国家批复,对俄经贸前景广阔。
漠河交通便利,四通八达,全市已建成等级公路约1769公里,其中国省干线约565公里,G111(北京至漠河公路)、G331(丹东至阿勒泰公路)、S218(连崟至兴华公路)、S219(西林吉至满归公路)四条国省干线联通内外。全市铁路全长153公里,日进出客运列车5对。漠河机场于2008年通航,先后开通哈尔滨、北京、揭阳、上海等地航线,截至2023年年底,累计起降2.175万架次,旅客吞吐量120.087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38.931吨。
2023年,漠河坚持转方式、调结构,在产业发展中激发了“漠河动力”。国检集团漠河极寒测试园一期投产运营,长汽检漠河极寒测试基地挂牌成立,成功创办首届高寒高纬度地区低碳发展论坛暨极寒测试论坛、汽车产业节能降碳暨可持续发展大会。北极珍品汇旗舰店落户漠河,新增“黑土优品”授权产品4个,图强松杉灵芝被纳入黑龙江省“九珍十八品”,林下经济实现产值1.31亿元。漠河水运口岸连崟作业区通过省联检验收,互市贸易区交易中心主体封顶,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5亿元。
漠河市围绕资源禀赋,紧盯重大项目招引,突出文化旅游、“双寒”等主导产业,以完善现有酒店住宿业为主攻方向,先后赴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海南等地有针对性的开展精准招商,支持各类企业在漠河投资新建、改建、扩建高品质酒店,进一步完善文旅产业基础设施,提升旅游住宿行业发展活力。
漠河积极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北冰洋通道,围绕全区“六大产业”,紧盯文旅、“双寒”及口岸经济,加快向北开放步伐。以“买全俄卖全国,买全国卖全俄”为目标,全力推进中俄公铁大桥、北极村跨境索道、漠满铁路、长兴铁路、加区到漠河铁路电气化改造、加漠公路升级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学习借鉴外地口岸先进经验,积极培育外贸企业,加大与俄方合作力度。
借助口岸通关契机,加快推进互市贸易区建设,全力争取进口商品落地加工园区项目,大力发展煤炭、玉石、木材等资源深加工产业,让更多“税源”留在漠河。扶持神州北极木业利用域外林木资源,开展林木产品深加工,支持开展技术改造,提升市场竞争力。建设边境物流产业园区,打造集仓储、配送、贸易等功能为一体的对俄口岸物流枢纽。鼓励和支持各类经济主体投身对俄开放主战场,招引一批边贸企业,为向北开放积蓄力量。
2024年,漠河将积极发展对俄经贸业,稳步推进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大兴安岭协同发展先导区漠河协同片区建设,完成水运口岸改扩建及边民互市贸易区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强与省商务厅等部门沟通,建立漠河与加林达联络机制,全面了解俄方口岸建设、资源分布、市场需求等情况,为口岸常态化开通奠定基础。积极推进中俄跨境铁路大桥、口岸物流园区、漠满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为项目尽快落地做好充分准备。
提高招商引资质效,聚焦文旅产业、林下经济、寒地测试、对俄经贸四大产业,实施全产业链条招商。抢抓国资委支持央企深化与东北地区全方位合作机遇,对98家央企名录进行详细梳理,找准与漠河市产业发展的契合点,形成项目清单,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对接。全方位开展“大员”招商、以商招商、展会招商,精心绘制招商图谱,用好哈洽会、进博会等招商平台,充分发挥乡贤名仕“朋友圈”优势,精准掌握招商线索,提高项目签约率。严格落实“一个项目、一套人马、一抓到底”“跑办”“代办”等招商机制,积极盘活北极金街、十八栋木屋等项目,引资开发星级商务酒店、北极村文化演艺等项目,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实现突破2亿元。
新的一年,漠河将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强化区域交流合作。持续拓展向南合作空间,推动与揭阳、景洪等城市友好往来,加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促进两地电商、物流企业融合发展,打造“潮人北上、北货南下”快车道。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积极谋划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产业与项目,更好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
不久前,漠河市被生态环境部命名为第七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漠河市将坚定不移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把绿色生态作为核心竞争力来打造,把绿色生态的理念贯彻到发展的全过程,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新时代旅游业要高质量发展,要推进文化和旅游在更深程度、更高层次和更广范围融合。下一步,漠河市在旅游产业上,将按照“区域发展、四季皆游”的发展思路,充分发挥最北、最冷两大核心优势,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补短板,让北国边塞风光、冰雪旅游为乡亲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收入。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深度挖掘冰雪文化、民俗文化、采金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打造森林穿越避暑游、生态康养观光游、极地研学实践游等精品旅游路线,增加鄂伦春民族文化演绎等驻场演出,全面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度,延伸消费链条和游客驻留时间。探索建立跨境旅游合作区、边境旅游试验区,积极谋划北极村跨境旅游索道项目,加快创新完善四季皆游的大北极旅游圈规划,全力推进建设“大北极旅游共同体”。
眼下,漠河银装素裹,欢聚点燃热情。漠河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无数游客的目光。
漠河冬天之美,是一幅幅美丽的画卷,是一幕幕动人的场景,更是一种内心的温暖与感动。
漠河漫天飞舞的雪花,让人们感受到了自然之美与诗情画意的完美结合,让人们在雪花的飘落中找到了生活中的美好与希望。
让我们在这个隆冬季节里,去感受漠河的美丽,去体验“中国最北方”那份独特的韵味,留下永恒的回忆。
(漠河市委宣传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