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作为全球食品接触产品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每年出口食品接触产品价值约100亿美元,约占全球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2020年,中国出口欧盟的食品接触器具(包括餐具、厨具等)共有77批次被通报,其中甲醛、三聚氰胺、初级芳香胺、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迁移超标有64批次;2019年,共有122批次被通报,其中有害物质迁移超标有114批次;2018年,共有91批次被通报,其中有害物质迁移超标有83批次。在餐具、厨具出口受阻的原因中,有害物质迁移量超标仍是最主要的因素,迁移物主要包括甲醛、三聚氰胺等,涉及产品主要包括密胺餐具、复合餐具等类型。
一、各国关于密胺餐具的安全要求
1.中国
GB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一般制品的总迁移量不超过10 mg/dm2,接触婴幼儿食品的塑料材料及制品中不超过60 mg/kg。
GB4806.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的三聚氰胺特定迁移量(SML)限值为2.5 mg/kg,甲醛为15mg/kg;用于生产接触婴幼儿食品的塑料材料或制品时,三聚氰胺的SML为1 mg/kg。
2.欧盟
(EU)No 10/2011《食品接触塑料材料和制品法规》:塑料类食品接触器具总迁移不超过10 mg/dm²,接触婴幼儿食品的塑料材料和制品不超过60 mg/kg;三聚氰胺的SML为2.5 mg/kg,甲醛的SML为15 mg/kg。
REACH法规:附录XVII中的初级芳香胺,检出限为0.002 mg/kg,不在REACH中的初级芳香胺,迁移总量不超过0.01 mg/kg。
3.美国
联邦法规CFR21§177.1460模塑制品中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规定了3点要求,只要密胺餐具所用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满足条件即可安全地用于食品接触表面。
(1)该树脂为1 mol三聚氰胺与不超过3 mol甲醛反应而成;
(2)该树脂可与精制木浆混合,混合物中着色剂、润滑剂等需符合使用要求;
(3)成品中可被氯仿溶解的提取物含量不超过0.5 mg/in2。
4.日本
《食品卫生法》:不得销售、制造、进口、或商业用含有或者附着有毒有害物质、接触可能损害人体健康的器具、容器和包装。
《食品、食品器具、容器和包装、玩具、洗涤剂标准规范和检验方法》:密胺容器中三聚氰胺的迁移量不得超过2mg/L,密胺餐具必须达到60℃下30min内不得有三聚氰胺和甲醛溶出。
二、迁移量超标的原因
密胺餐具中甲醛等有害物质迁移量超标有可能是因为产品本身的质量原因,也有可能是因为使用造成的。密胺餐具虽然轻巧耐用,但是受温度、时间、酸碱度等使用环境的影响,在一些特定的条件下也会产生使用风险,导致有害物质迁移到接触的食物中,从而进入人体。
三、小结
由于密胺餐具生产工艺及加工的特点,同一原料加工的同一批不同器形的密胺餐具,随机取样时迁移量的检测结果可能不一致,再加上国内外检测条件和检测要求的差异,可能出现产品国内检测合格、出口抽查却不合格的情况,出口企业在面对不同的市场时,需要符合各地的准入要求,严把质量关。密胺餐具由于使用条件的影响会导致有害物质迁移量增加,因此消费者除了要在正规商场购买含有QS标志的密胺餐具外,在日常使用时也要注意使用条件和方式,应当尽量避免密胺餐具接触温度较高的食物,不盛装酸性食物,同时注意使用寿命及时更换,以降低潜在的安全风险。
作者简介:庞淑婷,博士,高级工程师,现任职于江苏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主要从事标准化和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2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华东科学技术情报成果一等奖等奖项,合著出版《标准化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作用研究》等专著。
注:本文原文已发表,《中国标准化》,2022(05):215-218.
来源:江苏省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平台
附件:
来源: 江苏省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