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吉林WTO/TBT通报预警平台 > 专题专栏 > 一带一路

推动共建绿色“一带一路”

来源: 经济日报 发布时间:2023-08-29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10年来的发展实践表明,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繁荣之路,也是绿色发展之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为新形势下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指明了方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对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绿色发展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战略高度,我们要凝聚各方共识,深入拓展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重点领域合作,推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贡献力量。

随着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绿色发展成为各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共识。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理念贯穿整个过程中,通过推广绿色技术、促进绿色投资、推动低碳发展等方面的实践,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和活力。通过和周边国家分享绿色交通、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经验和成果,深化资源利用合作,促进资源利用创新,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

通过推动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国际环保合作和气候变化合作等方面的实践,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将人与自然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各国之间的环保合作和共同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这些年来,共建绿色一带一路取得了显著成效,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领域合作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和气候治理国际合作不断加强,沿线国家绿色低碳发展的信息共享和能力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但也应看到,一带一路绿色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依然突出,沿线国家绿色技术发展水平不一,生态环保国际合作水平还有待提升,迫切需要完善相关顶层设计和标准体系,统筹完善绿色发展支撑保障体系,加强绿色金融合作,压实企业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坚持互利共赢、互学互鉴,更好推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一是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绿色标准对接,提升沿线国家绿色发展水平。积极参与国际绿色标准制定,鼓励行业协会等机构制定发布与国际接轨的行业绿色标准和规范。指导企业严格遵守东道国生态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鼓励企业参照国际通行标准或更高标准开展环境保护工作,提升绿色化、低碳化建设和运营水平。

二是加强一带一路绿色金融合作,为绿色发展提供资金保障。有序推进绿色金融市场双向开放,鼓励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在国际市场开展绿色融资,加强与亚投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提供绿色贷款、发行绿色债券、设立绿色基金、创新绿色金融产品等,为一带一路绿色投资项目提供投融资支持。搭建绿色一带一路金融服务平台,为相关投资合作提供专业服务。

三是压实企业境外环境行为主体责任。在对外投资合作中,要着力提升企业绿色发展意识,加强依法合规经营能力建设,鼓励企业定期发布环境报告。同时,加大绿色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加强绿色监管。

四是助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升绿色发展能力。实施绿色丝路使者计划,强化绿色科技创新、绿色人才培养能力建设。建设绿色丝绸之路新型智库,为推动沿线国家绿色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进一步完善多边合作平台,加强交流对话,更好提供绿色发展解决方案,助推沿线国家低碳发展。

(作者逯新红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世界经济研究部研究员)



版权所有:吉林省标准研究院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南关区南湖大路1088号 邮编:130022 电话:0431-85233269
吉ICP备05001602号